【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1954年,邓颖超告诉总理一个秘密,邓子恢的儿子太像林老

前言:

1954年的一天,周总理像往常一样走到办公室门口,听到一群女人叽叽喳喳地在说这些什么,而且越说越激动。

周总理带着看热闹的心情走了进去,妻子邓颖超见他进来一把拉住了他,她的脸上有些疑惑还有些严肃,待周总理落座后她便说道:“这些日子我们发现,邓子恢的儿子好像越来越像林老了,简直太像了!”

旁边的人也应声说道:“是啊是啊,我看林老的儿子好像也有些像邓子恢呢,是不是弄错了呀?”

周总理听完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立刻着手调查此事,最终真的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真相错综复杂。

两个小生命的到来

邓子恢和林伯渠的儿子都是在1931年出生的,那时他们都在江西苏区工作。

1927年,国共之间正处在一个复杂的阶段,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策使第一次国内革命宣告失败。

在这个动荡时期,邓子恢成为了闽西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带领人民开展土地革命。

与此同时,他结识了黄秀香,两人有着相同的理想与追求,但由于时局的不稳定,婚后他们并未有太多的相处时间。

是在他们前往瑞金革命的途中,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但由于战乱和恶劣的环境,这个孩子不幸夭折。

在1934年,他们又迎来了一个儿子。

由于红军长征的艰难和不确定性使得邓子恢和黄秀香无法将孩子携带同行,面对这个艰难的决定,他们选择将儿子交给了范乐春。

同一年,林伯渠和范乐春也迎来了一个孩子,同样是男孩。

但他们夫妻俩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者,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于是,他们就把两个孩子一同交给了在赣南会昌谋生的堂哥范美宏抚养

临别前,范乐春告诉范美宏夫妇:“这里一个孩子姓林,刚出生14天,是我自己的儿子;另一个孩子姓邓,刚出生3天,也是红军的儿子。”

随后,林伯渠等人就开始了长征之路,他的妻子范乐春转战于闽、粤、赣地区,坚持开展敌后游击战;而邓子恢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战斗,他的妻子黄秀香,开始向赣南转移突围。

但不幸的是在这过程中黄秀香不幸被捕,随后被敌人杀害,那时候她年仅24岁。

1941年5月,范乐春在工作中积劳成疾,也在永定西溪病逝了。

从此两个孩子与他们伟大的母亲天人永隔了,父亲也因为革命原因不能及时把他们接回身边。

长大后的他们也同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少年坎坷

范美宏夫妻俩收养了两个孩子后,便一直视如己出。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范美宏经常会做一些小生意,所以抚养两个孩子并不困难,可后来由于战事日益频繁,范家的生意也逐渐破产。

但最糟糕的还是,红军转移后,国民党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企图带走红军遗留在这里的婴儿和伤员。

范美宏夫妇自然也在国民党的审讯范围之内,因此范家便笼罩在了阴云之中,长期这样下去,两个孩子的安全实在难以保证,温饱也成了问题。

范美宏夫妇商量过后决定,把身体相对孱弱的邓子恢的儿子留在身边,并为他取名为范宜德。

而林伯渠和范乐春的儿子则交给了赖兆枝夫妇抚养,他们为养子取名为赖平亚。

可后来,范美宏在范宜德年仅11岁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只留下了范宜德和养母。

范美宏去世后母子二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辛,他们只能选择离开家去打工,相互依赖度过艰难岁月。

为了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范宜德便进入了鞋厂当学徒,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承受着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寒冬腊月连一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异常艰辛。

而另一边,赖平亚的养父母对他还是非常宠爱的,从来也不曾苛责他,反而想要把最好的都留给他。

可无奈的是,他小时候因为贪玩不小心摔断了腿,后来虽然伤势恢复但落下了跛脚的毛病,不能长时间走路,也干不了太重的活。

后来他选择了做一名裁缝,每天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好在亲生父亲从来未曾忘记过他们,邓子恢在江西解放后,终于寻到了两个孩子的下落。

只是,认亲时却出现了偏差。

善意的乌龙

1949年,江西解放后,邓子恢终于有了两个孩子的消息。

得到消息后,邓子恢第一时间就给江西当地的战友陈仁麒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按照线索去寻找一下自己与林伯渠在战乱中失散的孩子。

陈仁麒接到消息后便立即着手办理此事,他开始在范、赖两家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探询和询问,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调查人员见到两个孩子的养父母后,细心地安慰道:“现在我们只是暂时把两个孩子带回亲生父亲身边,毕竟孩子们还小需要好好培养,等他们学有所成后就会回来。到时候你们还是他们的父母,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养父母听到这话尽管心中仍然充满不舍,但还是同意了。

后来邓子恢来领孩子时,确实领错了,他带走的是林伯渠的孩子赖平亚,还为他取名为“邓苏生”,而送给林伯渠的才是自己的儿子范宜德,林伯渠还高兴地给他取名为林秉苏。

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都为两位父亲能找到自己的儿子而高兴,可是时间久了,细心的妇女们便发现了端倪。

后来经过周总理的一番调查,这个真相才终于大白于天下。

不过,这虽然是一场乌龙,但却并不是邓子恢选错了,而是,有意为之。

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林伯渠考虑。

当时林伯渠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经不起太大的情绪波动,而且他就只有这一个儿子。

可当时邓子恢一眼就看出了赖平亚跛脚的毛病,他不希望林伯渠看到心心念念盼回来的儿子竟然成了残疾,到时候他万一伤心起来,很有可能会影响身体。

为此邓子恢表示:“我们共产党人的孩子不是私有财产,他们都是革命的后代,谁的儿子都一样。”

1954年春节,邓子恢带着儿子去林伯渠家拜年的时候,终于说出了这个珍藏多年的秘密,他对儿子说,“以后就别叫林伯伯啦,这是你的亲生父亲!”

这对父子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并未影响他们与原先家庭的关系,林伯渠也同样认为,都是革命的孩子,谁家的都一样,所以后来林、邓两家反而更加亲密了。

不得不感慨,伟大革命家们的格局,实在是令人钦佩!

内容分享:
【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Top